星空体育编者按: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620多家企业、机构和国际组织参展,凸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全球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在这场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上,各国企业云集,纷纷呼吁加强全球合作,共同搭建稳健的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11月26日举行的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一报告两指数”发布会上,全球规模最大的散货运输企业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散运”)董事、总经理陈新川发表演讲。他表示,中远海运散运致力于提升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性。
陈新川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局部冲突和地缘政治交织,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大宗商品的供应链韧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对矿产等原料的依赖度极高,一个稳定畅通的供应链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深化全链条合作,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安全、高效、稳定的航运物流新生态,不仅能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更能保障贸易顺畅运转。
中远海运散运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干散货航运公司,始终肩负着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的使命。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密切跟踪全球铁矿、铝土矿、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行业动态,积极对接主要客户全球化战略布局,深度融入客户的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支持客户推进重大项目开发,不断拓宽市场边界,增强全球供应链保障能力。
陈新川介绍,中远海运散运在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稳性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做法:一是坚持上下游全链条合作,形成“抱团出海”合力,共同构建重要资源供应链主动脉。中远海运散运携手大型矿产企业“抱团出海”,推出“海运+驳运+港口”的端到端全程物流项目制服务模式,从而全面提升了客户服务保障能力。
二是构建定制化服务能力,坚持“互惠共赢”理念,全力确保矿石运输链的稳定。中远海运散运多年来一直积极升级保障措施、拓展合作空间,为铁矿石货方量身打造定制化服务模式。公司与全球四大矿山及中国钢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承运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份额接近10%。
三是谋求绿色数智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协同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中远海运散运在绿色化方面积极探索新能源应用路径,订造了2艘甲醇双燃料散货船。在数字化方面,中远海运散运基于共享思维和区块链技术打造的GSBN平台,已实现区块链电子提单的规模化应用,并承诺到2025年至少将电子提单运用于某一货物年海运贸易量的25%。
陈新川表示,未来中远海运散运将持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重点地区的关键物流资源投资布局,构建“航运+港口+物流”三位一体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的供应链保障。
11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供应链服务主题活动在北京举办。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他强调,快递物流业将在推动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喻渭蛟表示,举办链博会,是我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为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他指出,快递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支撑。
在演讲中,喻渭蛟阐述了物流供应链的四大发展趋势。第一,全球贸易互联互通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快递物流业需要更好地发挥“链接”和“协同”作用,助力国内国际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高效协同。
第二,从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快递物流业必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和迭代,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第三,从单一运输方式向多式联运发展趋势更加紧迫,需要打造多式联运综合体系,为社会、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中国联世界,世界联世界”趋势民心所向,中国快递将走出一条上下游高效协同、物流要素与经济要素融合发展的道路,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体系中发挥更好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喻渭蛟还介绍了圆通速递在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他表示,圆通已经形成了包含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关务流“五流合一”的服务体系,并在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0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未来,圆通将以“1+6”为核心节点,全力打造全球网络布局,助力中国链接世界。
喻渭蛟强调,圆通速递将以“中国联世界,世界联世界,世界因我们触手可得”为愿景,努力成为中国链接世界的务实合作的践行者、全球供应链的建设者、全球产业链合作的贡献者。圆通速递将积极应对挑战,坚守坚持,持续创新,为推动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构建更加完整、多元的产业链合作生态作出更大的贡献。
11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同期活动,即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供应链服务主题论坛上,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发表了关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演讲。
许宝燕在演讲中指出,全球约2/3的贸易活动与供应链紧密相连,供应链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外部挑战,供应链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她强调,数字化转型为供应链带来了新的机遇,关键技术如AI、机器学习、互联网技术、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正在重塑整个行业。
许宝燕详细介绍了联邦快递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观察。她表示,联邦快递致力于打造更智能的供应链,帮助客户优化流程并推动业务增长。
为此,联邦快递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如AI分析平台、传感器技术、智能分捡机器人、智能叉车以及联邦快递云服务等。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显著提升了分捡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还为客户提供了更有效的进出口服务和个性化的运输操作优化方案。
展望未来,许宝燕提出塑造供应链数字化的趋势。首先是超个性化服务,她指出,顾客越来越期待获得个性化的体验,通过AI和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以低成本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其次是端到端可视化控制,客户对供应链透明度的要求不断增加,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实施全面的可视化。
2024年对供应链和交通行业来讲是前所未有好的一年。马士基经历了经济复苏,与此同时贸易发展速度达到了之前的两倍。
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25年,马士基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情况,供应链行业经历重大的转型,不仅涉及到新技术,还涉及如何思考运营以及创建更加智能持续的供应链。今天面临的挑战,例如运力紧张、无法预期交付等问题都需要采取灵活有弹性的办法,同时,客户要求集成供应链端到端的运输方式,我们解锁新机会,采用新工具,让所有人联结在一起,优化端到端的服务。今年马士基提供线上服务,增强可持续性和透明度,线上服务消除了运输的复杂性,让客户能够预定管理和跟踪货物,客户可以通过系统应用了解货物的全过程。
马士基采用了AMATA管理工具,简化资金转帐系统,提高了物流管理。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存储和响应,并且使用了摄像头和骨传感器等服务来改善供应链服务。
云技术帮助马士基更快、更有效的基于数据实现从仓储地到目的地的管理,以应对可持续的问题,比如说数字化和互联互通。此外,马士基更加关注环保,马士基公司努力的进行脱碳,投资的整个供应链使用绿色燃料和技术。希望2024年在运营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和客户实现净零排放。
2024年马士基已经有70艘可以使用甲醇的大型船舶,未来会更加环保。在中国,马士基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拓展绿色燃料解决方案星空体育,我们已经和金风科技和隆基签署了协议,这都证明了中国在航运能源转型中的领导地位。总的来说,行业的未来取决于数字化和可持续性,同时,马士基将不遗余力的规划绿色发展之路,实现整个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达飞中国32周年。在这几十年当中,达飞已经成为中国航运和物流业方面的主要领军者之一星空体育,达飞现有1.8万名员工、90多家和海运服务有关的公司,在中国运营着运输飞机以及汽车滚装船超过230万平方米的仓库,使得客户可以享受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达飞2025年要实践碳中和,减碳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也是行业的重点,我们也在通过现代化的资产减少碳足迹,2028年将有131艘使用绿色甲醇等低碳能源驱动的船舶。
2008年以来,达飞减少了集装箱运输的排放量,数字达到50%,通过不断的投资和创新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对于达飞来讲,我们努力实现行业的减碳,同时也希望企业的减碳目标和中国的绿色发展目标契合。达飞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实现能源转型,通过和上港集团2002年签订的项目实现这一点,在去年也和中远海运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并且采购绿色燃料,在通往碳中和的路上和客户合作分享减碳解决方案。
绿色低碳是达飞战略的重点,创新是达飞的基因,世界在发展变化,世界在数字化,达飞需要快速的进行供应链的适应。因为它有助于企业加强运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达飞集团制订了人工智能战略,并且通过我们生态系统支持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比如说支持法国独角兽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推动企业的转型。人工智能在企业的各种活动当中得到应用,在未来,这种创新性的技术及可持续解决方案可以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中国将成为技术进步和绿色倡议的全球领导者,达飞也致力于和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应用尖端的数字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的实践。
11月26日下午,第二届链博会主题活动——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一报告两指数”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正式发布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以下简称连接指数)和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以下简称促进指数)。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致辞中表示,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连接程度是世界各国、全球工商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全球供应链韧性与稳定的具体表现。然而截至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发布过相关指数。中国贸促会立足全球视角,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大势,围绕全球供应链系统开发“一报告两指数”,是全球首次用具体数据回答全球供应链连接得好不好、断链的风险大不大的问题,回应了工商界的重大关切,为各界理解和分析全球供应链提供新公共产品。
作为全球首次站在工商界立场、以供应链促进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是链博会的旗舰报告,在2023年首届链博会上首发。2024版《报告》应用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全面梳理总结出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的最新态势。一是全球物流、通信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朝着兼顾效率与安全的方向发展,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保障全球供应链有效连接。二是随着全球供应链向着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了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的多双边经贸规则开始探索新领域的规则制定。三是主要经济体通过立法保障关键产品供应链韧性,强调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供给,加强供应链风险监测与预警。四是新技术涌现速度有所加快,技术进步助推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五是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策性银行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丰富金融供给,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转。
此外,根据本届链博会设置的六大链条,2024版《报告》还包括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风力发电、咖啡、棉花等6个分报告,并绘制了相应的全球供应链图谱,清晰展示了这6条全球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分布,以及每个环节占据优势地位的经济体和企业。
连接指数是全球首个全面衡量全球供应链连接程度的综合性指数,全面考量全球供应链上中下游的连接逻辑、贯穿供应链全链条的内部要素、影响供应链连接的外部因素。研究发现,2014至2023年,连接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由0.271上升至0.732,增长170%,处于历史高位。全球供应链连接水平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供应链内部要素连接度的大幅上升,供应链发展环境因素连接度的贡献作用次之,供应链上中下游连接度的贡献作用最小,三者对连接指数上升的贡献率分别为56.09%、37.61%和6.30%。
2023年,连接指数为0.732,较2022年的历史峰值0.733仅下降0.001,保持在近十年来的较高水平。从2023年连接指数的构成来看,供应链内部要素连接度和供应链发展环境因素连接度分别上升15.25%和6.23%,供应链上中下游连接度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34.83%。由于供应链内部要素连接度、供应链发展环境因素连接度上升产生的拉动作用,抵消了供应链上中下游连接度下降带来的拖累作用,导致连接指数虽略微下滑,但仍处于稳定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四大供应链内部要素在保障全球供应链连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开放包容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样是全球供应链保持连接的重要积极因素。
促进指数是全球首个量化评估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的综合性指数,以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为基础,包括基础设施联通度、多双边规则影响度、主要经济体政策影响度、技术升级创新度和金融服务保障度等指标。
研究发现,2018至2023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上升,促进指数从0.27升至0.66,增长144%,表明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处于上升态势,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向好。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联通度的大幅上升,技术升级创新度的贡献作用次之,多双边规则影响度的贡献作用居第三位,三者对促进指数上升的贡献率分别为66.67%、41.03%和17.95%。值得注意的是,主要经济体政策影响度和金融服务保障度对促进指数的作用是负面的,两者对促进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5.90%和-9.75%。由于基础设施联通度、技术升级创新度和多双边规则影响度上升产生的拉动作用,抵消了经济体政策影响度和金融服务保障度下降带来的拖累作用,使促进指数仍处于上升态势。
“一报告两指数”分别诠释了全球供应链促进的最新趋势、全球供应链连接的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能够互相印证。连接指数和促进指数整体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表明全球供应链本身具备倾向连接的内生动力,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较为稳健,促进因素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即使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冲击,以及某些国家在某个历史时期采取脱钩断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政策,其对全球供应链连接与发展环境的负面影响都是短暂且有限的,充分说明全球供应链连接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陈忠,非洲工商会联盟秘书长阿拉·伊兹在致辞环节对“一报告两指数”的研发给予充分肯定与赞赏,分享了各自在全球供应链理论和政策方面的观点,并期待“一报告两指数”在促进全球供应链连接和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研究发现,“一报告两指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开放合作促进全球供应链畅通,坚定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二是以科技创新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鼓励国家间科研合作,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三是以基础设施联通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稳定。
11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在北京顺义展馆举行供应链服务主题会议。本次会议以“供应链服务数字化转型:新观察和新实践”为主题,旨在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探讨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深度调整,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正在驱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全面跃升。构建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不仅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产业链安全、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上,多位嘉宾围绕供应链服务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研讨。泰中商务委员会主席邱威功表示,泰国拥有众多中国投资企业,供应链合作密切。他认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优化和效率提升。
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认为,物流供应链有四大发展趋势,一是全球贸易互联互通发展趋势不可逆转,需要实现物流网络、基础设施、运能、信息数据、关务口岸、支付结算等多方面的链接;二是从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日益凸显;三是推动国内国际供应链开放合作;四是依托中国超大市场优势,“中国联世界”。
在专题研讨环节,来自厦门国贸、大华银行、浙商中拓、顺丰科技等企业的嘉宾就供应链管理的升级与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厦门国贸总裁蔡莹彬提出,企业需要突破传统模式的天花板,通过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三链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华银行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符懋赞则分享了银行在跨境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表示将致力于提供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服务。
(本版内容根据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的主题会议内容整理,有删减。)